拱墅区“四向发力”助力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迈上新台阶 | ||||||||
|
||||||||
今年以来,拱墅区统计局立足发挥统计职能作用,统筹推进“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着力增强大运河文化产业带影响力,从单位界定、企业入库、产业核算、产业分析四方面发力,为拱墅区争创首批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贡献统计力量。 一、明确产业分类,做好单位界定。认真学习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定义和范围,协同部门、街道(园区)做好单位界定。按季度对规上工业、规上服务业、限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中涉及的文化星号行业依据主要业务活动进行再次认定,并提交上一级统计机构审核,确保不漏一家规上文化单位,有效摸清全区文化企业家底。 二、深化部门联动,核实准规上库。加强与区市场监管局、文创办、税务局等部门的常态化沟通,根据市场监管部门的新注册企业名单,摸排文化产业准规上企业清单。加强准规上企业走访,在走访过程中做好企业上规政策宣传,精准服务,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做好企业上规跟踪服务,确保企业一达到规模,及时申报入库,为文化总量扩容奠定基础。 三、加强数据分析,做实产业核算。在数据填报期间,加强对重点文化企业的关注和数据审核,特别是对奇大奇小值加强分析,通过电话、走访等形式积极挖掘数据背后的原因,为产业核算打好基础。数据填报后,及时核算19个街道(园区)的规上文化企业营收和增加值,并及时提供相关部门、街道核实确认。 四、写好产业分析,发挥参谋作用。与文创办等单位密切合作,定期撰写文化产业相关分析,以问题为导向,重点指出短板弱项,提出具体的工作建议。积极撰写数字经济时代拱墅区文化产业转型研究分析,为拱墅区数创(电竞游戏)专班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积极发挥统计参谋作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