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区“三结合”落实省局劳动工资核查整改工作 | ||||||||
|
||||||||
为严格落实浙江省统计局劳动工资数据质量核查整改工作要求,拱墅区统计局灵活应用“三结合”工作方法,进一步夯实工资统计基础,取得良好成效。 一、结合经济普查工作,进一步强化基层统计力量。当前正值经济普查之际,在劳动工资核查整改工作中,拱墅区局充分利用这个契机,不断加强街道统计人员队伍建设。一是通过经普培训会,讲清应付职工薪酬与工资总额、劳务派遣与劳务外包、平均人数与期末人数等相近指标的联系和区别,理清线上核查工作中工资发放表、银行回执单等重要资料收集的工作方法,提高街道工资统计人员业务能力。二是通过经普清查会审,根据省市人口工资的审核模板,从“实战”的角度出发,指导和检验街道统计人员完成各种工资审核任务,不断提升其在工资统计方面的业务素质。 二、结合检查核查自查,进一步夯实企业源头数据。一是以执法检查为利剑,结合工资统计双随机抽查,敢于向违法违规的统计行为“劈向一刀”,整改期间,执法检查5家,检查结果的数据差额均在法律可控范围内。二是以数据核查为突破口,根据国家统计局线上核查的要求,采取分街道实地上门核查的方法,查看企业基础台账,查证工资数据来源,整改期间,对拱墅区22家企业进行了数据核查,从中发现错月上报、离职补偿金误报等问题。三是以数据自查为着力点,根据统计数据对比,重点自查核实平均工资、工资总额增长较快,工资总额大于等于应付职工薪酬等的情况,整改期间,对全区近500家次企业进行了自查,从根本上解决数据源头的准确性问题。 三、结合诚信评选活动,进一步推动工资统计事业。核查整改期间,拱墅区局灵活结合市局统计诚信单位评选工作,重点突出工资统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变以往“工资统计不算一个专业”“工资统计是一个偏科生”“工资构成多数据报准难”等方面的认识误区,在今年申报的11家企业中,就有2家在工资方面存在数据差异导致失去统计诚信单位评选资格。拱墅区局以此为鉴,加大劳动工资报表重要性宣传,促进工资统计迈出了一大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