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 “纵横双向”推动统计整体智治新格局
发布日期: 2022- 07- 20 11: 39 浏览次数: 来源: 市统计局

近年来,杭州市萧山区统计局依托统计网格化管理,牢牢抓住数字化改革机遇,以深化统计现代化改革为总抓手,聚焦统计工作的痛点、堵点、难点,把网格化、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贯穿到统计生产、统计服务、统计监督的全过程各方面,加快构建统计领域整体智治格局。

一、“统计网格”线下联动共治。一是区域统筹,上下联动、形成共建大平台。按照“一个组织架构、一张基础网格、一支网格队伍、一套数字系统、一套管理制度”的“五个一”网格架构模式,建立萧山区-乡镇-企业三级统计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长发挥上下串联桥头堡作用,逐步推动辖区各类资源向网格延伸,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二是创新机制,齐抓共管,形成共治大平台。鼓励各乡镇(街道)在二级网格、三级网格内搭建“统计驿站”或者“统计之家”,至今共计有数千名萧山统计人参与到基层统计网格的建设过程中,搭建了10余个线下“统计驿站”“统计之家”“统计新基站”,组织开展超500场网格活动,如讲师团“你点我讲”、“送法到网格”、“统计台账技能大比武”等活动,统计基层基础日益夯实。三是统网融合,资源共享,形成网格化共享大平台。从“各自为阵”到“众人划桨”,从“开放管理”到“统网融合”,真正做到统计工作向网格延伸、问题在网格解决、服务在网格开展。以“集中+分组”形式对网格长、网格员开展行之有效的各类调查、培训、宣传、指导等活动,从大班化“以会带训”向小班化“交流探讨”转变。

二、“智治系统”线上集成服务。一是网格助力普及。依托现有统计网格服务体系,顺势借力,融合推进基层统计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推广工作。以常态化网格活动为载体,鼓励网格长带头应用,网格员有序参与,分步骤、分批次逐步推开。建立“日汇总、周晾晒、月通报”工作机制,每周梳理汇总重大应用推广进度,在工作群中晾晒排名、进度。二是功能持续优化。借力自主研发的智治系统驾驶舱的同时,市级层面统一设置推广浙企“最多报一次”、统计单位全生命周期管理、投资领域统计全流程管理、浙江民调在线、碳排放智能统计核算、一体化统计监督、数据质量管控等服务板块,进一步丰富统计领域智治内涵。在统筹做好统计“规定动作”基础上,主动创新“自选动作”,启动重点群体精准画像基础数据库建设工作,4月18日,浙江省局已明确将萧山区列入增补试点地区。三是服务线上直达。打造经济运行可视化场景,建立数字驾驶舱、PC端和移动端“一舱两端”界面,提供可视化多维数据;通过“统计E家”开展走访调研活动60余次;推广应用“最多报一次”,实现数据报送直连互通,原始数据向统计数据自动转换和上报;通过“浙里调”,将部分民情民意调查归集为线上调查,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意愿调查,征集意见建议近百条,提高调查效能;创新建立“统计云课堂”,实现全区“四上”企业全覆盖,10000余人次参加培训。开通企业线上服务通道,“小灵统”在线提供统计知识库,实现惠企政策一指全览,统计数据比对知己知彼,普及统计专业知识近80篇次。

三、改革成果成效显著。一是基础夯实,统计整体工作得到有效提升。通过实施企业网格化管理,三个层级网格实现全域网格覆盖,统计责任体系实现一级负责一级;通过定期安排统计业务培训,“小班化”教学,统计队伍素质得到了提升;通过密切关注重点企业、行业的发展和运行情况,统计监测预警功能得到了发挥。借助以企业网格单元搭建的覆盖全区的网格体系,统计工作科学化、精细化、高效化和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  二是服务优化,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得到有效体现。根据萧山区领导、部门、乡镇和企业对于统计数据的不同需求,量身打造个性化的数字应用板块。萧山区级驾驶舱注重与同类地区的横向比对和自身历史数据的纵向趋势分析;乡镇(街道)驾驶舱注重从颗粒化角度展示经济发展各项指标;企业驾驶舱注重业务咨询、信息查阅、活动风采展示推进统计队伍凝聚力,致力于打造互联网端云上统计之家。三是发挥优势,统计重点难点工作得到有效解决。一方面统计人员不固定、不精通、不专业“三不”问题得到解决,统计力量薄弱局面得到改善,另一方面依托数据共享使监测分析更加智慧精准。以往与部门的业务数据共享一直是难题,数据更新常受到各种制约,智治平台通过借助于大数据管理局的归集功能,在与经信、财政、税务、供电公司、商务、住建等数据主管部门确立共享清单后,后续月度数据交互共享在数据资源平台自动进行,萧山区、乡镇、企业三级获取所需数据更加精准高效,特别是对乡镇(街道)而言,减少了大量自主寻找数据的时间,可以更加针对性地服务于潜力发展企业。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