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三新联动”提升研发年报数据质量 | ||||||||
|
||||||||
为进一步提高研发统计年报数据质量,真实准确反映区域内企业研发活动开展现状,杭州市萧山区统计局开拓工作新思路,坚持系统谋划、统筹协调、质量至上,稳步推进研发年报统计工作。 一、系统谋划,探寻培训新途径。萧山区研发年报涉及规上工业、规上服务业、特一级建筑业三个专业共计两千余家企业,单位数量多、体量大、情况复杂,为此,萧山区局提前谋划,摸索求新,不断提升培训效果。一方面,精准施教,细化培训对象和内容。根据不同专业、区域企业特点,采取分类化、针对性教学,围绕报表新变化、新要求,进行重点讲解,提升培训有效性。另一方面,创新方式,利用科技手段巩固提升。在钉钉直播培训基础上,录制微视频课程,通过“萧山统计”微信公众号“网格智治”新平台推送给企业,实现视频课件的在线交互和管理,让企业填报人员能更直观、简洁地了解报表重难点、易错点,使统计服务触手可及。 二、统筹协调,架构基层新桥梁。一是充分运用一对一、“开小灶”模式提升业务能力。通过派员参加上级业务培训班、组织人员定点赴区级统计部门坐班培训等创新手段,对重点乡镇(街道)研发统计人员开展定向培训,使其对一年一度熟悉度不高的研发统计业务加深了解,明晰内核,成长为研发统计扎实牢固的延展线,以点带面,对两千余家企业做细做优培训、审核、沟通等工作,进一步夯实源头数据质量。二是提前借助审核模板做到心中有数。召开乡镇(街道)二产、三产统计人员培训会议,对研发统计三十余个查询模板逐一进行梳理讲解,并借助历年真实报表数据阐明表间关联和错误案例,吃透要义,有的放矢开展后续报表工作。 三、质量至上,推出审核新模式。一是实时共享。第一时间将部门数据如期末发明专利数、当年专利申请数、政府资金等和相关乡镇(街道)统计人员共享,方便与企业上报数开展及时比对,排除口径错误。二是落实责任。开展随报随审,将动态审核模板权限下放至所有乡镇(街道)并落实到具体个人,确保审核模板条条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有错误第一时间通知企业修改完毕,无错误则做好详细备注在集中审核后统一反馈。三是提供凭证。指导企业做好研发项目立项书、合同书、研发会计科目明细、发明专利清单等相关原始凭证归集和上报工作,严格遵照无项目不上报、无科目不上报原则。此外,高度关注极大值、奇异值,并要求提供相关财务科目明细,对源头数据质量夯基垒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