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区“五大关键”跑出统计现代化建设加速度 | ||||||||
|
||||||||
为全面落实临安区委政府关于高质量打造“科创新城”、高水平建设“吴越名城•幸福临安”的工作要求,杭州市临安区统计局从数据质量管控、统计工作基础、数字化改革、统计监测评价、统计服务品牌五方面出发,跑出统计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度。 一、守正笃实,强化数据质量管控。一是强化报表数据质量审核。临安区局严格落实“开网即查、即报即审”要求,一方面,自制审核模板,重点关注总产值、能耗、营收、利润等重要指标的奇异值、同比环比增幅。另一方面,加强表间审核,对产值营收、用电用水等指标进行关联审核,注重指标间的匹配性。二是强化数据质量现场核查。按照浙江省数据质量核查方案,对发票、入库单、纳税申报表等原始资料检查核对,实现所有乡镇(街道)、所有专业数据核查全覆盖,做到数据有出处、质量有保障。三是强化部门数据比对。定期将财务与税务数据、能耗与发改数据对比分析,及时发现数据差异过大的企业,并与企业统计员沟通,做好指标解释、数据修正,保证统计数据真实准确。 二、多点聚焦,夯实统计工作基础。一是推进统计网格智治,凝聚基层网格力量。临安区局根据属地管理、行业相近的原则精心组网,邀请业务知识丰富、责任担当较强的统计员担任网格长,建立“一企一人一档案”,明确网格建设、职责分工和运行机制,争取小问题不出网格、难问题汇总上报。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指导,提升统计业务水平。其一,线上培训全面覆盖。总结报表制度重点、难点、易错点,精心制作培训PPT,并录制培训视频方便统计员温故知新。其二,线下培训重点突破。专业科室分别对重点企业统计员、新任统计员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做到抓大不放小、花小力气求大实效。其三,乡镇(街道)轮训树新风。临安区局每月抽调乡镇(街道)统计员来局内参与一周的统计工作,让乡镇(街道)统计员更深刻的经历催报、审核、汇总、分析全流程,进一步丰富统计知识、锤炼统计能力。 三、创新赋能,推动统计数字化改革。一是聚焦机制体制建设。临安区局实行数字化改革项目包保推进制,将数字化改革的具体任务与要求分解到每一个科室,织密责任体系。结合全区“解放思想、唯实惟先”行动,组织专业人员外出调研学习,鼓励奇思妙想、踊跃建言,不断汇聚数字化改革工作推进合力。二是聚焦省局重大应用。积极推广省局十大场景,印发《杭州市临安区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数字化改革工作的通知》,以责任清单的形式明确各项应用落地的目标、举措、责任科室和完成时限,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力度、严密纪律,定期通报、晾晒区级及各乡镇(街道)应用推广成果,营造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 四、服务决策,加强统计监测评价。一是上接天气,充分全面把握当前形势及上级指示要求。围绕经济运行的新特点、新趋势、新问题,对数字经济、楼宇经济、标志性产业链等重点指标做好统计监测、发展评价、预警建议,及时反映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二是下接地气,关注社会公众的衣食住行。临安区局牢记“为国统计、为民调查”的初心使命,聚焦服务民生,开展劳动力、农村人居环境、城乡居民收入、共同富裕民众感受度等多样化的调查,多角度多方位反映人民群众的真切心声,当好群众呼声的“扩音器”和领导决策的“顺风耳”。 五、广泛宣传,擦亮统计服务品牌。一是组建“8090”宣讲团,唱响统计好声音。挑选局内优秀青年党员骨干代表,走进社区、深入群众开展统计宣讲,鼓励干部结合自身讲好统计特色故事,展现统计工作风采。二是拓宽“统计开放日”内涵,广泛传播统计文化。临安区局围绕“数说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主题,直面社会群众,开展“统计为民 共富同行”圆桌论坛、开放“统计数据生产工坊”、举办《数说临安这十年》图表展,用数据说话,让广大群众深切感受到新时代下的日新月异。三是精炼公众号内容,打造“统计对外窗口”。定期发布统计产品,全面展示全区产业、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开展统计法制宣传,详细介绍统计法律法规,呼吁全社会严守底线红线,自觉依法纳统、依法统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