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区“五重点”推进统计法治政府建设 | ||||||||
|
||||||||
为严格落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要求,杭州市富阳区统计局坚持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核心,紧抓政务公开、普法宣传、执法检查、行政管理、信用建设等工作不放松,着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全面完成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任务。 一是全面推动政务公开,增强政府统计透明度。对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以区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为主,结合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广播、电视、报刊、微博等媒介进行公开,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切实保障。根据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及时在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年度法治政府建设要点、行政执法统计年报、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通过各类统计信息公开,进一步增强统计信息透明度,全年没有因信息不透明而引起的信访、复议及诉讼案件。 二是强化线上线下普法,提高依法统计意识。抓好“关键少数”普法教育,在富阳区政府常务扩大会、乡镇(街道)统计分管领导培训会上,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和重要批示精神,学习《意见》《办法》《规定》,解析统计违法警示案例。抓好调查对象普法教育,借助各类专业统计业务培训会,对调查单位统计人员宣传和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统计法实施条例》等法律知识。抓好线上普法教育,借助国家局在线教育中心和全省统计继续教育网络平台对局机关全部干部职工和全区“四上”企业统计人员开展教育,2020年共有1960余人注册学习,1820多人通过考试取得合格书。抓好各时间节点普查宣传,利用七人普、统计开放日、宪法日、统计法颁布纪念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统计普法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公众依法统计意识。 三是加大执法检查,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利用“浙政钉·掌上执法”平台开展日常检查、“双随机”抽查和专项检查,积极参与“省统一行政处罚办案系统”应用试点工作,100%完成事项的认领和清单编制工作,从检查到处罚形成闭环监管链条,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加大统计执法检查频次,2020年,共对58家企业单位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其中双随机检查34家,办结统计违法案件9起,共处罚款1.1万元,全年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发生。与区纪委联合开展统计领域数字造假问题专项督查,对2013年以来查处的统计违法案件进行“回头看”,做好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发挥行政指导作用,对统计违法行为轻微或基础不规范的21家单位开展法治教育,提高其对统计违法危害性的认知。 四是深化行政管理,规范权力运行。根据富阳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起草、报送、合法性审核、备案等程序工作,严格按照“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规则决定重大行政决策,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行政机关合同履行和备案制度。严格执行“双随机”抽查制度,抽取的34家检查单位统一在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操作并进行公示;严格执行统计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对现场执法检查过程进行全程录像;严格执行《浙江省统计局系统行政处罚裁量实施细则》,罚款额度严格控制在实施细则裁量范围之内;严格执行行政处罚结果网上公开制度,处理的9起违法案件全部到省统一行政处罚办案系统进行操作并将处罚信息对外公示。 五是抓信用建设,推进基层治理。根据《杭州市富阳区统计局开展统计诚信单位评价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号召全区“四上”单位争做统计诚信单位。2020年,对24个乡镇(街道)开展了统计信用建设专题培训,全面介绍企业统计信用管理办法,解读统计失信联合惩戒措施,培训诚信单位评价标准。通过统计信用建设年度评价,评定杭州市统计诚信单位18家,富阳区级统计诚信单位企业21家,有效地夯实了基层基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