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从五个方面总结综合试点成效
发布日期: 2018- 08- 03 00: 00 浏览次数: 来源: 市统计局

为及时发现本次三墩虾龙圩社区试点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优秀做法和成功经验,西湖区经普办从“培训、业务、入户、实施、宣传”等五个方面对试点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

一、培训:分段培训,强化“两员”能力。在市级综合试点工作培训的基础上,区经普办结合本地区特点,打破常规培训模式,采取“训前试讲早准备、训中互动解难点、训后总结找问题”的三段式培训新模式。通过试讲提高讲课人员业务处理、语言表达、控场技巧等能力。同时在培训中实行分组模拟演练、有奖问答等形式,重点解读各类重点指标填写中的难点环节和特殊化问题,并及时模拟了企业和个体户的调查情况,为试点入户做好了充足准备。

二、业务:自制表格,提升工作质量。在试点工作中,西湖区自行制定了《试点调查单位情况汇总表》配合试点工作开展,有效提升了工作质量。普查员每登记一家单位或个体户都要记录填写,标明单位性质,注明会计专兼职情况,问询普查对象是否知晓经济普查等等。试点过程中随时记录普查对象的具体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配合程度等。遇到问题、难点以及意见建议也可以随时记录,方便区经普办把握登记进度,及时发现试点登记存在问题,以及更好地总结经验。

三、入户:“1+1”模式,突破入户瓶颈。区经普办针对入户过程中调查对象普遍存在戒备心理强的现状,采取社区工作人员、小区保安、物业管理员或商场管理员等陪同入户的调查方式,同时利用新时代装饰市场、剑桥公社主入口人流进出集中的特点,调用电子显示屏进行普查试点宣传,既缩短了调查时间,又提高了入户工作效率。另外,每名普查员在入户过程中,都佩戴综合试点普查员工作证,并携带红色《告知书》,有效地解决了试点调查对象存在戒备心理、不愿配合普查试点的问题。

四、实施:及时沟通,释疑工作难点。试点工作期间,区经普办实行电话沟通制度。每位普查员可以将人员到位情况、工作进展、发现问题等情况及时反馈,区经普办业务人员分三大组进行跟随登记和反馈解答,在解决“个性化”问题的同时,重点强调了部分容易出现的“共性化”问题,同时区经普办通过事先建立的试点微信群广而告之其他普查员,避免出现同类错误。事后及时总结分析试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重点问题,协调各组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做到问题“随发现、随解决”。

五、宣传:多媒联动,营造普查氛围。一是依托市办网络平台,及时反映试点进度。区经普办及时将试点情况编发信息上报市办,宣传西湖试点工作特点。二是借助微信覆盖优势,提高经普知晓度。以区局公众号为依托,随时报道进展情况、问题经验及优秀做法。同时将试点期间区办领导参加试点的情况进行报道。三是抓住上门面访机会,“点对点”开展宣传。以“既是普查员又是宣传员”的宣传原则,试点普查员在登记前将普查的目的、意义等内容进行介绍,为正式普查开展预宣传。四是发挥户外宣传特点,“点面结合”开展宣传。区经普办不断整合社区资源,利用楼宇、市场和社区入口的电子显示屏及时宣传普查信息,悬挂宣传横幅,张贴试点公告,确保普查宣传“接地气、有实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