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查遗补漏四步走,扫除普查绊脚石 | ||||||||
|
||||||||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清查工作已经结束,目前桐庐县经普办针对前期清查成果开展查漏补缺工作,为2019年1月1日的正式普查做好准备,扫除普查路上的绊脚石。县经普办以四步走开展查漏补缺工作: 第一步:明确对象,有的放矢。查遗补漏阶段查的是之前清查上来的少数存在划分不确定和填报不全的单位,补的是由于搬迁或无法联系等原因漏登的单位。县办将漏登单位划分三类:有税务数据未清查、搬迁地址不确定未清查、不确定是否为普查对象未清查。根据这三类,从清查比对系统中导出需查遗补漏的单位,并结合杭州市下发文件进行整理,明确最终查遗补漏的对象。 第二步:细化操作,提高效率。县经普办合理划分任务,将工作内容具体安排至个人,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再联系乡镇、街道工作人员协调处理。同时,对乡镇给出详细的指导意见,列明针对不同情况具体的处理方式,尽量让乡镇经普人员做选择题而不是填空题。如此一来,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第三步:及时整理,确保真实。县经普办第一时间接收乡镇反馈的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针对反馈信息不全或不规范的,要求乡镇、街道再次核查。针对乡镇反馈的无法联系单位,县办人员会再次拨打电话,确认该单位确实无法联系,务求做到每一条备注说明都真实准确。 第四步:密切关注,把握时效。县经普办时刻密切关注市经普办在工作群不定时发布的搬迁单位反馈信息,对于涉及到桐庐县的信息,及时响应,快速处理,一一落实,不影响全市的查漏补缺工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