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8% | ||||||||
| ||||||||
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6.25亿元,增长10.8%,高于全省平均0.4个百分点。其中,3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4.05亿元,增长10.9%。 商品销售增幅提升,餐饮收入略有下滑。按消费形态分,一季度,我市实现商品零售额1035.35亿元,增长10.9%,增幅较1-2月提升了0.2个百分点;实现餐饮收入110.90亿元,增长9.8%,增幅较1-2月回落了0.5个百分点。 汽车类、石油类消费回归正常。自我市实施小客车总量调控政策已有两年,目前汽车销售总体处于稳定增长态势。一季度,全市实现汽车类零售额185.73亿元,增长10.4%,而去年同期则下降30.9%,市场回归平稳状态。 当前汽柴油价格触及设置下限,石油类零售额随着销量的增长而有所回升,全市实现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80.09亿元,增长6.4%,去年同期则下降17.3%。 基本生活用品类增长稳定,品质提升用品类增长较快。一季度,我市粮油食品类、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分别实现零售额74.15亿元、19.76亿元、73.35亿元,增长15.4%、20.5%和11.8%。提高生活质量、追求时尚潮流的个人享受型商品增长较快,实现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类、化妆品类零售额27.02亿元、30.93亿元、14.06亿元,分别增长42.3%、9.5%和22.4%。随着健康理念意识的提升,对药品、家用医疗仪器、保健品等商品需求扩大。实现中西药品类(保健品)零售额95.02亿元,增长9.0%。 网上零售快速增长,大型商场受到分流。据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统计,一季度,我市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零售额同比增长43.9%,在去年同期增长40.5%的基础上,持续快速增长。大型商场受同业竞争加剧、网购等因素造成顾客分流,经营压力较大。我市四大商场(杭大、银泰、百大、解百)合计实现零售额29.42亿元,同比下降8.0%;三大家电卖场(国美、苏宁、五星)合计实现零售额9.14亿元,仅增长2.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