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链条式”抓好规下工业抽样框整理工作 | ||||||||
|
||||||||
今年年底,规模以下工业新一轮五年抽样工作即将展开,抓好规下工业抽样框整理这项基础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保证抽样框整理工作有效开展,杭州市萧山区统计局多措并举,“链条式”开展规下工业抽样框整理工作。 一、落实责任链。一是守初心、担使命。萧山区局业务人员以最短的时间和杭州局处室专业人员进行沟通,了解这项工作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以高效率、高质量推进后续抽样框整理工作。二是夯基础,抓落实。本次抽样框整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覆盖广,涉及13000余家工业企业及24个镇街、近600个村(社区),萧山区局将工作责任压实到镇街平台具体个人,在第一时间召集各镇街平台统计负责人和和统计员参加会议,通过宣讲工业情况、GDP核算组成等内容,强调此次新一轮五年抽样框整理工作重要性和艰巨性,并明确属地责任,强调时间节点,要求各镇街高度重视,扎实有序做好样本框整理工作。 二、贯通培训链。一是助力镇街厘清工作思路。萧山区局业务人员深入浅出培训工作细则,在参考四经普营业状态基础数据的前提下,将重点落实在核查目录企业抽样框中企业是否存活上,剔除其中已关闭、已转产、被兼并、非工业等消亡情况,新增经普遗漏企业,形成最终核查后抽样框。并创新培训方式,通过现场答疑、当堂小测试、镇街互动等多种方式,帮助镇街责任人厘清工作思路,抓住推进要点。二是完善线上线下无缝沟通。实时畅通线上交流渠道,就核实过程中遇到的特殊情况进行交流解答,对核查工作进行动态维护,助力抽样框整理工作高效率、高质量推进。 三、构筑聚能链。与经信、税务等职能单位形成部门合力,构筑协同聚能。萧山区局就地域框与工业园区存在交叉、整村拟不发展工业等情况,以及工业园区整体布局、城区改造规划、工业发展相关政策等信息与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沟通联动,尽可能详尽地掌握相关资料,为更好的开展样本框整理奠定基础。 |
||||||||
|